什麼是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指一些危害人體健康及周邊環境物質所對大氣層造成的污染。這些物質可能是氣體、固體或液體懸浮物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呼吸的種化學物質組成,最普遍的物質是一氧化碳,其次是二氧化碳,然後是其他氣體。每種氣體的成份並不是固定的,會有輕微的轉變,當轉變出來的物質過多時,我們就會視它為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對健康造成的威脅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同。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在2009年發表的《全球健康風險》報告,市區室外空氣污染被列為2004年全球死亡人口的第十四大風險因素。

空氣污染對健康所造成的影響視乎多個因素而定。除了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與化學特性之外,有關人士的年齡與一般健康狀況、接觸污染物的時間長短、氣候情況以及排放源頭與接觸者之間的距離等,都會對健康構成不同的影響。需要經常在戶外工作或活動的人,接觸空氣污染物的機會增加。在一般情況下,短時間接觸污染物所帶來的健康風險通常會較低。

空氣污染主要的成因

空氣污染主要成因是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污染物被分爲初級污染物和次生污染物。初級污染物通常由過程産生,如火山噴發的煙灰。其它例子包括機動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而溫室氣體分為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氟氯碳化物和臭氧,以上的氣體可能會損害生態環境或直接對對人體健康有直接影響。

空氣質素是受道路上的車輛, 船舶和發電廠所排放的污染物所影響的。車輛所排放的廢氣含懸浮粒子、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 而船舶及發電廠也會排放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我們吸入這些含污染物的空氣,會感到不適並對健康造成長期不良的影響。

空氣污染的影響

空氣污染對健康的潛在影響有很多,從身體裡細微的生理變化,以至明顯的病徵如鼻子及喉嚨痕癢、氣喘、咳嗽、胸痛或胸悶等。哮喘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接觸到空氣污染物,病情便會加劇。雖然不同的人受空氣污染影響的程度是取決於不同的因素,但是不同年齡的人都會受到惡劣的空氣質素的影響,而空氣污染對兒童及長者的影響則更大。

多項本地研究都顯示,因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疾病入院及過早死亡的人數與嚴重空氣污染之間有著重要的關連。


空氣污染物之中,最影響健康的可能是懸浮粒子,通常縮寫為PM。直徑為10微米或更小的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可以進入肺部;對健康損害更大的是直徑為2.5微米或以下的微細懸浮粒子(PM2.5),它們非常微小,只有人類頭髮直徑的六十分之一,可以透過肺氣泡進入血液系統。長期吸入這些懸浮粒子可能會加大患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的風險。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主題正是「空氣污染」,旨在呼籲各界採取行動,共同應對這個現今其中一個最大的環境挑戰。最後,在政府多管齊下處理空氣污染的同時,希望大家也出一分力,在日常生活減低能源消耗,例如在不需要時把冷氣機、燈和電腦關掉,外出時適當地選擇步行、騎單車及公共交通工具,都有助減少空氣污染物的排放,從而減低空氣污染相關疾病的風險。